站点/语言
中文 EN 嘉禾主站
frontier research
前沿研究
2025 / 08
18

天然黄酮二氢杨梅素的肝保护效应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与解毒器官,易受酒精、药物、高脂饮食等多种因素损伤,进而引发肝损伤、脂肪肝等疾病。二氢杨梅素是一种从藤茶等天然植物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近年研究表明其在保肝护肝方面展现出显著活性。本文综述二氢杨梅素的来源与理化特性,系统阐述其对多种常见肝脏疾病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总结其研究现状与应用潜力,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二氢杨梅素在肝脏疾病预防与辅助治疗中的深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氢杨梅素;保肝护肝;肝损伤;脂肪肝;肝纤维化


一、引言

肝脏是维持人体代谢稳态的核心器官,兼具物质合成、解毒、胆汁分泌等多重功能,但其也因长期暴露于代谢毒物、病原体等因素而成为易损器官。目前临床常用的保肝药物存在作用单一、长期使用安全性存疑等问题,因此从天然产物中挖掘高效低毒的保肝活性成分成为研究热点。二氢杨梅素是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显齿蛇葡萄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化学结构含多个酚羟基,具备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大量研究证实,二氢杨梅素对多种因素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护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二、二氢杨梅素的天然来源与理化特性

二氢杨梅素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结构中含有的特殊基团,具备较强的生理活性。在植物界中,它的分布具有明显偏好性,主要集中在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体内,其中显齿蛇葡萄的叶片和嫩茎是其最主要的天然储存库,含量远高于其他植物。此外,部分葡萄品种的果皮中也能检测到少量存在,但浓度较低,不具备规模化提取的价值。这种成分的物理化学特性为其应用提供了便利:水溶性较好,在提取过程中无需复杂的溶剂体系;热稳定性较强,经过加工处理后仍能保留大部分活性。这些特点让二氢杨梅素在天然产物开发中占据优势,也为其在保肝护肝领域的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肝脏功能损伤的多源性病因分析

肝脏作为人体代谢的核心器官,在日常运转中常面临多种损伤风险,这些损伤若长期累积,会逐渐破坏肝脏功能。酒精性肝损伤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长期或过量饮酒时,酒精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初期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进而引发炎症,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则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因素会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异常堆积,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使肝细胞逐渐失去功能,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药物性肝损伤也不容忽视。许多药物进入人体后需经肝脏代谢,部分药物的代谢产物会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损害,尤其是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时,肝脏的解毒负担加重,容易引发炎症反应。此外,病毒感染(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也会攻击肝细胞,破坏肝脏的结构完整性,影响肝脏的合成与解毒功能,长期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肝病。


四、二氢杨梅素对肝损伤的四重防护机制


4.1 抗氧化与减轻氧化损伤

肝脏在代谢和解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活性氧,当活性氧积累过多时,会引发氧化应激反应,损伤肝细胞的膜结构和细胞器。二氢杨梅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体内多余的活性氧,减少氧化应激对肝细胞的损害。同时,它还可以提高肝脏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肝脏自身的抗氧化能力,从而保护肝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维持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4.2 抑制炎症反应

肝脏损伤常伴随炎症反应,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会进一步加重肝细胞的损伤。二氢杨梅素能够抑制炎症信号的传递,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在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模型中,二氢杨梅素可降低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的水平,缓解肝细胞的炎症浸润,延缓肝损伤的进展。


4.3 调节脂质代谢

脂质代谢紊乱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原因,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内堆积会影响肝脏功能。二氢杨梅素能够调节肝脏内脂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减少脂肪在肝细胞内的沉积。它可以抑制脂肪合成相关酶的活性,同时促进脂肪的氧化分解,从而降低肝脏的脂肪含量,改善脂肪肝的病理状态。


4.4 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

肝细胞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在肝脏受到轻微损伤时,通过肝细胞的再生可以恢复其功能。二氢杨梅素能够促进肝细胞增殖,加速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研究发现,在肝损伤模型中,二氢杨梅素可增加肝细胞的再生数量,提高肝脏的修复能力,有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五、二氢杨梅素的多靶点保肝作用研究


5.1 对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

酒精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是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诱因,二氢杨梅素能通过减少这些有害物质对肝细胞的攻击,减轻肝细胞的氧化损伤。同时,它可降低肝脏组织的炎症反应程度,缓解酒精引发的肝细胞肿胀和坏死,延缓肝组织纤维化的进程。在相关实验中,摄入二氢杨梅素的实验对象,其肝脏中与酒精损伤相关的指标明显改善,肝细胞的病理变化较对照组更轻微。


5.2 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核心问题是肝脏脂肪代谢紊乱,二氢杨梅素能通过调节脂肪代谢相关过程发挥作用。它可减少肝脏内脂肪的合成,同时促进已有脂肪的分解利用,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对于因肥胖引发的脂肪肝模型,补充二氢杨梅素后,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范围。


5.3 缓解药物性肝损伤的表现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会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升高。二氢杨梅素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减少有毒物质在肝细胞内的蓄积,同时保护肝细胞的膜结构完整,降低药物对肝细胞的破坏程度。在药物性肝损伤模型中,它可使血清中转氨酶等指标显著下降,减轻肝细胞的坏死和炎症浸润。


六、二氢杨梅素肝保护效应的研究证据


6.1 临床前药效学研究

在动物实验中,研究者通过构建不同类型的肝损伤模型,系统观察了二氢杨梅素的作用。针对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给予二氢杨梅素干预后,实验动物的肝脏重量、脂肪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肝组织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中,其能有效降低肝脏内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的含量,改善肝细胞的脂肪变性。细胞层面的研究也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体外培养的肝细胞中,加入二氢杨梅素后,暴露于酒精、药物等有害物质的肝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降低,表明其对肝细胞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6.2 初步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前针对二氢杨梅素的人体研究虽不多,但已有初步结果显示其潜力。在一项针对轻度脂肪肝患者的小规模试验中,受试者每日服用含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物,3个月后肝功能指标较服用前明显改善,肝脏超声检查显示脂肪浸润程度减轻。另一项针对长期饮酒人群的研究发现,补充二氢杨梅素可降低血清中与肝损伤相关的标志物水平。不过,目前的研究样本量较小,还需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验证。


七、二氢杨梅素的应用价值与发展方向


7.1 在健康领域的应用潜力

基于现有的研究证据,二氢杨梅素在保肝护肝健康产品开发中具有明确潜力。针对长期饮酒人群,可开发以其为主要成分的护肝饮品,帮助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对于脂肪肝高危人群,可将其制成膳食补充剂,辅助调节肝脏脂肪代谢。其天然来源的特性让产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长期服用,这也是其相比化学合成护肝成分的优势所在。


7.2 需要突破的研究瓶颈

当前研究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二氢杨梅素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尚未完全明确,生物利用度有待提高,如何通过制剂技术增强其在体内的有效浓度是关键方向。其次,不同人群对其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明确适用剂量和人群特征。此外,其与其他护肝成分的协同作用研究较少,探索联合应用的效果可能会拓展其应用范围。


八、总结与展望

二氢杨梅素作为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在应对酒精性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常见肝脏问题中展现出多方面的保护作用,基础实验和初步临床研究均为其功效提供了支持。其独特的理化特性和天然来源优势,让它在保肝护肝健康产品开发中具有广阔前景。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提高生物利用度、明确临床应用规范等方面,通过更深入的机制研究和大规模临床试验,为其在肝脏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坚实的科学依据。随着研究的推进,二氢杨梅素有望成为天然护肝产品的重要成分,为维护肝脏健康提供新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Chen J, Wang X, Xia T, 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of dihydromyricetin in liver disease[J]. Biomed Pharmacother, 2021, 142: 111927.

[2] Cheng QC, Fan J, Deng XW, et al. Dihydromyricetin ameliorates chronic liver injury by reducing pyroptosis[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20, 26(41): 6346-6360.

[3] Zeng X, Yang J, Hu O, et al. Dihydromyricetin Ameliora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by Improving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apacity and Redox Homeostasis Through Modulation of SIRT3 Signaling[J]. Antioxid Redox Signal, 2019, 30(2): 163-183.

[4] Wang Y, Wang J, Xiang H, et al. Recent update on application of dihydromyricetin in metabolic related diseases[J]. Biomed Pharmacother, 2022, 148: 112771.

[5] Ma Q, Huang S, Li MY, et al. Dihydromyricetin regulates the miR-155-5p/SIRT1/VDAC1 pathway to promote liver regeneration and improve alcohol-induced liver injury[J]. Phytomedicine, 2025, 139: 156522.

[6] Zhang J, Chen Y, Luo H, et al. Recent Update on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Dihydromyricetin[J]. Front Pharmacol, 2018, 9: 1204.

[7] Wei L, Li X, Yao Y, et al. Study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dihydromyricetin in alleviating liver cirrhos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J]. Chem Biol Drug Des, 2024, 103(1): e14421.